从南岳庙后门沿登山公路穿过忠烈祠,便是半山亭,由于它位于南岳区和祝融峰的中间,上下各为十里,故名。
关于半山亭,民间有一段有趣的传闻。据说很早以前此地为半云庵所在,为上下山必经之路,麓山寺的僧人下山买物,挑担回寺,常在此歇息。当时,有一烧火僧以“半”字为题,赋诗一首。曰:“半山半庵号半云,半亩半地半崎嵌,半山茅块半山石,半壁晴天半壁阴;半酒半诗堪避俗,半仙半修佛好心,半间房舍半分云,半听松声半听琴。”诗传到主持方丈耳里,大为赞叹,不再令其烧火,而授以佛经,日夜持诵。此诗对仗颇工,句句用半字,用法自然流畅,气韵贯通,毫无拮据聱牙之弊。半云庵虽已久圯,而“半”字诗却流传至今,给人们增添游兴。
半山亭始建于齐梁年间(480-557年),清代改亭为观,取名玄都观。观内有宋徽宗赵佶题的“天下名山”匾额。半山亭周围的参天古松最具风情,由于长年被北风吹刮,枝干一概朝南,似乎在向游人频频招手,引人入胜。
立在半山亭门庭眺望,号称“南天一柱”的天柱峰直插九霄;向南俯望,便见湘江逶迤,波光如练;向上仰视,隐约可见白云深处的南天门。